第3期
2021.12.16
用诗歌与自然对话
杨碧薇
“花开了,秋叶红了,现在白雪覆盖山头”(《坐标里的峨眉山》)。《诗歌周刊》第3期的诗,几乎都包含着自然元素;诗人们在不同的地方,用各自的心境与自然对话,而汉语新诗也因此展现出不同侧面的对话性。
《莲生谈》中,诗人由希腊神话想到人类的特点,“偶尔生出悔意”,“将一些绿植,置于阳台月余”。在这里,植物不只是人类的对照物,还是一枚叙述的道具,借由它,诗歌往前推进。同样具有对话动态感的,是《白鹭》《落日》和《去大明寺》。《莲生谈》写的是植物,《白鹭》则写动物。“它荡出的涟漪/把自己的影子弄得弯弯曲曲”,是眼前之景;诗尾处“是那只白鹭搅动秋水/细碎密集的提示/通透了已过往的雨季”是虚实结合之景,这个结尾从空间滑向时间,经此在抵达记忆,具有较为精彩的表现力。《落日》一诗中,落日是一个动态的参照物,它在运动,人的身体和思绪也在运动。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蕴藏在双向的运动里:“落日将成为明天的/光芒,我们只是从北向南/到达一座与圣贤有关的城镇。”《去大明寺》一诗,更加直接地点明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有意思的是,对话的发起方由人转向了物:“一朵野菊/把我认出,跟我谈论。”视角转化的背后,是另一种世界观:植物亦有人格,与人平等。
另有一种较为安静的对话。《独坐诗》中,石头在武夷山上独坐,诗人由此想到“天地间有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天上的星宿,悬崖上的树/都可以这样坐着”。到此还不够,结尾还由石及人,从空无想到“人也可以这样坐着”。至此,自然、人、意义成为彼此联结的整体。《星空下》以夜色为背景,写到夜露、草叶、河水、芭蕉树等自然物,有了这些铺垫,最后的“我们掌握穹顶闪耀者的纯粹与神秘”才更显丰厚结实。另外,“它用发音器溅落的火星倾慕少年梦”等句体现出自觉的语言意识,但精心的造句与全诗的情境尚有进一步融合的空间。《另外的月亮》同样涉及到人与自然(月亮)的对坐/对话关系:“作为一个人和一个物的对应/很庆幸我们只隔着茶几。”在反崇高的诗学理念下,诗人对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进行了解构,诚实而又勇敢地说出“我们都很黯淡/并没有发出传说中的光芒”。
在一些诗人笔下,与自然的对话还有助于意义的提升和诗意的延展。以《麦田》为例,题目让人想到了海子。海子是“麦田”这一意象的再创造者,在海子之后,许多人再沿袭他的路子写麦田,其实都已经无效了。这首诗则索性以“麦田”为题,难免也带着“无效”的危险。但诗人却奇迹般地化险为夷。他干脆挑明,分成三份的麦子“一份用来纪念海子”,毫不掩饰地回应了海子创立的诗学小传统。另外两份分别用来做成馒头、修缮老屋。如此一来,诗歌言说在务实和务虚之间切换,获得了一种更加可靠的品质。另一首《途中》亦写自然之景,诗歌从心境开始,转向视觉表达,最后以听觉结尾,转向与“你”对话。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浸泡着诗人独特的情绪。“轻轻关门的咿呀声”如行云轻灵,不露斧凿痕迹。总的来说,这期诗歌给我很美好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单调的城市生活中再次领略到自然之美。我相信,在新诗的自然传统的建构中,还会涌现出更多佳作。
杨碧薇,云南昭通人。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学术研究涉及文学、摇滚、民谣、电影、摄影、装置等领域。出版作品:诗集《坐在对面的爱情》《下南洋》,散文集《华服》,学术批评集《碧漪或南红:诗与艺术的互阐》。现居北京,任教于鲁迅文学院。
主编:金石开
执行主编:孤城
编委:
王夫刚 王家铭 金石开
罗曼 林珊 孤城 符力
1. 《诗歌周刊》是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委会完全从文本质量出发,秉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一至两周内过万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选佳作汇编而成。
2.本栏目由本站官方主导,与广大网友投票参与的栏目区别明确,每期推荐诗作15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不受任何其它因素干扰。
3.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它原因,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望不要受影响,而是继续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推荐。
5.编委会每期提名作品,邀请1位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如现有作品不能诱发特邀专家点评兴趣,则他可自行提名作品,报编委会同意后,撰写点评。
6.本栏目将会不断完善,欢迎留言,提供建设性意见。
提醒:
(1)点击橙红方格后的标题可阅读正文;
(2)本栏目能适应手机阅读,只需将本栏目网址转发到手机,即可实现,并可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