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附属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出版有九部诗集、诗文集,其中包括《深浅》(2006)和《够一梦》(2013),另出版有两部随笔集、两部评著、一部专著、一部诗剧。此外,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
曾获蝉奖(2018)、东京诗歌奖(2018)、鲁迅文学奖(2001)、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腾讯书院文学奖致敬诗人奖(2015)、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等。
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的报刊杂志。纽约新方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英译《蚊子志:西川诗选》(译者lucas klein),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美国文学翻译家协会2013年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等。
观点1:
由于语言的变化,更具体地说,在社会和历史危机的刺激下,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由于语言的节奏感、音乐性、词汇表、语法或句子结构、句子长度、语言敏感点,以及它们背后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变化,我们感受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方式、我们思考问题的路数,已经与古人不完全相同。汉语从古汉语经白话文演变成了现代汉语,被写出的诗歌也从文白夹生的所谓“新诗”演变成了现代汉语诗歌。这是现代汉语写作创世纪的一百年。
观点2:
我们在80年代读到的东西,居然与中国诗人们在40年代读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我曾惊讶于这样的阅读“重复”。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不同时代的中国诗人们在阅读、写作、表达中居然已经在围绕着一些相同或者近似的坚硬问题打转转了。一些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相信几十年后它们也依然会存在,对将来的诗人们构成困扰。
观点3:
曾听到一些人感叹当代文学写作已经丧失了标准。这种感觉也许是对的,因为旧有文学标准的“丧失”过程可能正是新文学孕育的过程。我这样的看法一定会遭到趣味高雅、富于形式感、自诩深入传统、真理在握的朋友们的反对。一般说来,有标准的生活才让人具有安全感,同样,有标准的文学才让人舒服。但文学,有时恰恰不是为了让人舒服才被写下来的。如果闪开文学“标准”这一容易使我们陷入纠缠不清、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就会发现,比所谓“标准”更折磨诗人、作家的——而且是历代诗人、作家的——恐怕是文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