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专题之吴思敬篇-凯发娱乐亚洲

    吴思敬,1942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探索》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作家协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和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工作。


    2001年8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9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学术著作有:《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写作心理能力的培养》《冲撞中的精灵》《心理诗学》《诗学沉思录》《文学原理》《文学评论的写作》《文章学》等。

 

“自由”两个字,在我看来,应当说是对新诗品质的最准确的概括。这是因为诗人只有葆有一颗向往自由之心,听从自由信念的召唤,才能弃绝奴性,超越宿命

有一定艺术素养和欣赏能力的人便找到了文学艺术,希望在超越时空的、虚拟的艺术领地中发现自己。

与其说新诗已诞生了可垂范百世的经典,不如说新诗的经典还在生成之中,而且这一经典化的过程崎岖而漫长。

这样“中生代”就成了文学史时间序列叙述的一个概念。在当前,提出“中生代”的概念,除去文学史叙述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提醒诗人和读者对当下的中年写作的关注。

这是一种向上的灵性书写,强调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即由欲望、情感层面向哲学、宗教层面的挺进,追求的是精神的终极关怀和对人性的深层体认。

梁小斌身上最生动地体现了不断探索的精神,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关怀,体现了精湛的诗艺,这样一位纯粹的诗人,获得首届诗探索奖,应该说是名至实归的。

只有一个人能有力量拥抱和热爱了整个历史,那么他就有力量把这个历史的热力和性格在个人的感受上激发出来。我将慢慢地锻炼自己这种大的气魄。

邵燕祥以痛苦的经历、严格的解剖、沉重的忏悔和反思为代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他的这种精神履历,对于过来人说,是“灭顶者的挣扎实录”,

吴老师您好,我注意到您可以说是和新时期一起走来的学者、诗歌评论家,您参与和见证了三十年来中国当代诗歌以及当代文化的发展变化。

穆旦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在他坎坷而多难的一生中,为中国诗坛留下了一批焕发出奇异光彩的诗篇和译作。

观点选摘

这样一位诗人,他在文学史上存在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在不同阶段为诗坛奉献的作品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史心灵史的层面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邵燕祥身上,看到这个时代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包括失去灵魂的焦灼与寻找灵魂的痛苦。——摘自《寻找灵魂与良知——邵燕祥在当代诗坛的意义》

一般说来,一位学者选择一位什么样的诗人进行研究,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诸如学者对这位诗人是否有兴趣,与诗人的经历、气质是否相通,掌握相关资料是否充分等等,不过最根本的还是基于在一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下对这位诗人品格与诗作价值的判断。——摘自《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牛汉》

新诗经典的生成之所以呈现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新诗文本的独特性,不同的诗人和诗评家之间对新诗的美学特征往往缺乏共识,再加上审美素养、审美趣味的不同,对同一首诗的判断难免南辕北辙;另一方面,也与20世纪以来中国政治环境、社会心理、新闻出版与教育体制的不断变化有密切关系。——《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

文本是诗歌经典形成的基础。文本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同时更主要的还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文化系统。一部作品经典地位的获得,与其自身的内在质素,包括文本心理哲理内涵的丰富程度,形式的独特与完美程度,文本被读者接收的可能程度等密不可分。——《一切尚在路上——新诗经典化刍议》

假定这一切功能都是诗所具备的,那么也不是诗歌自身能直接显示的,而只有透过影响读者的自我意识才能得以实现。因而,发现自我,进而达到自我与世界的融合,使心灵获得空前的自由感,这才是诗歌最根本的心理效应。——《诗的鉴赏与心灵的自由感》

hackie

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凯发娱乐亚洲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日好诗推送作品除外)。 

如未经授权用作他处,作者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京icp备09037671号-2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11010500050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