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诗人
许晓雯,中国作协会员。作品于《人民文学》《十月》《诗刊》等多家刊物发布。组诗翻译有日语、阿拉伯语版本并入选国外刊物。
在时间的沙漏里(组诗)
推荐语
贝克莱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观念,只有通过心灵才能被感知。相比于同龄的诗人,许晓雯的锐感力可能更强些,正因为此,她对人对事物的感知力也强于普通人。她以现实世界为基点,通过想象与变形,使自己的这组诗更多的趋于隐秘和纤细。她的目光不是正方形,也不是长方形,而是量角器,她用量角器去量各种角时,要先把量角器的中心 点与角进行重合,再把量角器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为此,她笔下的人或事物,就变成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小数点,这些小数点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恰恰是它们以还原的方式,超越了平面图形,直接抵达图形的立体性以及某种隐喻的符号。
当我们说一块石头是坚硬、沉重、冷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把我们对石头的观念归纳为一个概念,而不是指代一个真实的物体。第一首《顶峰上》便是如此,诗人根据自己对孤独的感知,而把一个站在顶峰上的人,想象成一只乌鸦,让他的孤独有了替代物;第二首《变形》以想象的别出心裁,让自己始终以一种变形的状态,在令人想象不到的层面上进行换喻。验证了贝莱克的“存在即是被感知”;人常常会迷失自我,找不到自我,因为人是心灵的产物,外部世界会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感知和思维之中。也由此,自我这个抽象观念,很难具体化,不能具体化的,就会常常找不到,于是就有了第三首《看月亮的人》;贝莱克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而被感知就意味着有一个感知者和一个被感知者。第四首《像乌鸦一样思考》就揭示了这样的一个哲学观点;生活是一块石头,有时候我们只能推着这块石头努力地向前。没有人能扔下这块石头或砸碎这块石头,因为扔下它砸碎它,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抛弃生活,这是第五首《90后网约车司机》带给我们的启示。
诗不是生活一比一的复制,只有打开生活的唯度,深入肌理之中,才能从时间里跳出来,一直向前。接下来《菜市场鱼图鉴》《土地的守望者》《从外卖骑手想到……》《活着为了讲述》《和一只猫对视》《我是历史的窥探者也是撒旦》《孤独的骑车人》七首诗,诗人在找不到挣脱的出口时,就会找一个切口,把心灵世界的矛盾和迷雾“藏”或“隐”于内中,成为人和物境遇的沉吟和倾诉。
许晓雯总是在不断自我质疑和辩驳中,更新对事物的认识,体认生活的真相,也同时确认自己的。她还年轻,她的诗还有上升空间,祝愿她在今后的写作道路上,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孙思
顶峰上
在孤独的顶峰
他站立
俯瞰这片浩渺的世界
心中却充满了茫然
运气是风中的尘埃
无法预测,无法掌控
他在白昼和黑夜间徘徊
寻找那不曾到来的答案
白昼的光芒刺痛他的眼
黑夜的寂静吞噬他的心
他在无尽的轮回中
与自己的影子对话
夜幕再次降临
他依旧伫立
在孤独的顶峰上
变成了一只乌鸦
变形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
我看见影子在墙上舞动
如同一场无声的狂欢
他们伸展、扭曲、融合
仿佛要逃离固有的形状
我闭上眼
身体开始解体
每一寸肌肤,每一根骨骼
化作流动的色彩
散布在时间的涟漪中
梦中的海洋翻涌着
波涛无尽
我变成一条鱼
在深蓝中穿行
每一次呼吸都是新的诞生
而后,我成了一颗星
悬挂在夜空的尽头
光芒微弱却坚定
静静观察着人间的变幻
每一个故事,都是我未曾经历的
醒来时
阳光洒满房间
影子已不再舞动
但我知道
在某个角落,我依旧在变形
看月亮的人
他站在窗前
夜风轻轻拂过他的脸
月亮高悬,柔和的光洒满大地
他凝望,仿佛在寻找什么
月光下的他
像一个梦境里的影子
沉默而深邃
眼中映着远方的星辰
他在寻找答案
在银色的光辉中
试图捕捉那些飘忽的思绪
和未曾解开的谜题
在这寂静的夜里
他是看月亮的人
也是在寻找自我的人
像乌鸦一样思考
乌鸦的智慧
如同无尽的星空
它们的思考
是黑夜中的火花
乌鸦喝水的故事
是一场科学的试验
在瓶子和石子的交织中
演绎着方法的力量
它们用小石子
一点点填满瓶子
水面缓缓上升
智慧在每一个动作中闪耀
我学会了试验
在生活的瓶子中
不断投掷自己的石子
探索未知的边界
90后网约车司机
他驾驶着特斯拉,在都市游移
公司破产后,世界似乎变得黯淡
网约车成为他生活的依托
车内寂静,只有导航声响起
他心中却涌动着万千思绪与独白
有时也感叹命运的捉弄和嘲笑
他还写诗,也专研佛学
似图在尘世中寻找心灵的净土
他向我这个陌生的乘客诉说自己的故事
在等红绿灯时,他抚摸着方向盘
像是在抚摸过去的辉煌
绿灯亮起,深吸一口气,再次启程
服务结束后,我下车了
他另一段行程又拉开序幕
人与人之间,悲欢各异
我在这短暂同行中
仿佛穿越了他的整个人生
菜市场鱼图鉴
在菜市场的喧嚣中
鱼儿跃动,色彩斑斓
挑选的手,轻轻拂过
触摸着海的记忆和沉默
银鳞闪烁如星辰
鳍翅摆动如风吹
渔舟之上,梦想飘荡
海浪之间,自由徜徉
但在这市场的喧嚣中
它们不再是海洋的精灵
而是人类餐桌上的美味
等待被剖开,等待被食用
我拿着图鉴
却看不见它们的故事
只看见它们的形态
不曾知晓它们的情感
或许在鱼的眼中
也有对家的眷恋和思念
可在这菜市场的叫卖声中
谁又会留意这些呢
鱼图鉴里的每一张画
都是一个个海洋的谜语
而我们,只是在解读着
一个个被捕获的灵魂
土地的守望者
他是土地的化身
生长在山间的老树
根系深深扎入泥土
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他不是富丽堂皇的宫殿
不是高耸入云的塔楼
他是大地的信使
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在他的身边
鸟儿轻轻歌唱
声音如同清泉流淌
洗涤着灵魂的尘埃
他站在山巅
眺望着远方的风景
此时——
他是雄鹰,也是灯塔
从外卖骑手想到……
满街的骑手,疾驰如风
黄蓝制服,城市的新风景
我忽想起那旧日的车夫
拉车穿梭,汗水如雨倾
生活的重担,从未减轻
只要努力,命运就可更改
年轻人宁愿风吹雨打中走
他们相信,心怀憧憬的人
前路总是撒满光明
那是城市的另一种速度
与许多人的日常节奏形成对比
快些,再快些
穿过时间的一道道缝隙
他们把舒适便捷的生活
送往千家万户
活着为了讲述
读着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
心中涌起无数波澜
他说——
“下个月,我就满23岁了。
我逃过兵役,义无反顾地每天抽60根香烟,
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
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
他的路上布满陷阱,推诿,幻想
每一步,都在避开诱惑的漩涡
“似乎我干哪行都行,
就是当不了作家。”
可他没有停下
40岁时,《百年孤独》问世
他用文字编织世界
揭示人性的孤独与奇迹
55岁,他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舞台上
那一刻,所有的迷惘与困顿
化为荣耀的光芒
我们活着,为了每一个日夜的挣扎
为了每一段平凡的岁月
在文字中找到自我
在故事里重生
和一只猫对视
在暮色染蓝的时刻
我们相遇——
你,一只猫
眼神深邃如夜空
我,一个人
心中充满未曾解开的结
你的步伐轻盈
如风中飘荡的羽毛
我在心底默叹
多么羡慕你的自由
无需考虑明天
无需为未来担忧
我们对视
在这无声的交流中
我看到你眼中的孤独
仿佛世界与你无关
又仿佛你掌控着整个宇宙
你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
微微眯起眼睛
那一瞬间
我看见自己的影子
倒映在你的瞳孔里
迷茫、渴望和对自由的呼唤
我是历史的窥探者也是撒旦
在历史的沙漏里
我偷窥,像个无形的幽灵
透过那微小的间隙
我看到了千百年前的秘密
一代权臣,在时间的裂缝中蛰伏
他的野心,像蛇等待猎物的靠近
然后,猛然昂起头、吐出红信
缓缓滑行紧盘身体,再发动致命一击
我,又似撒旦
在人的面孔、心灵和行动间游走
我看到了,那些隐藏的欲望
在每个人心中,如同深海中的暗流
我看到,那些不为人知的黑暗
在每个人的行为里,如同夜晚的阴影
我看到,那些被掩盖的秘密
在每个人的思想中,如同深渊中的怪兽
我是历史的窥探者
在时间的沙漏里,我看到了一切
我是人性的撒旦
在人的面孔、心灵和行动间,我知晓了一切
孤独的骑车人
他踏上那条漫长的路,
车轮与大地共鸣,
每一次转动都是灵魂的叩问。
路途如丝般绵延,
在晨雾中消隐又显现,
孤独伴随着他,
却从不使他感到孤单。
解冻的河流在春日里复苏,
冰雪化作涓涓细流,
如同他心底的冰霜,
在阳光下渐渐消融。
他看见涅槃的奇迹,
在路的尽头,
凤凰从灰烬中重生。
“头条诗人”总第996期,《上海诗人》2024年第4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凯发娱乐亚洲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