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两届常务理事。长期供职于中央国家机关,曾任中国国学中心筹建办主任,《中华书画家》杂志第一副总编。出版诗文专著《西抹东涂集》《诗文骈翼》,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多次举办个人诗文书法展览。诗作曾获全国地名诗词活动一等奖,第七届中国诗歌节最高奖优秀奖。
这是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版块推出的《名家访谈》栏目,本期我们邀请到了陈廷佑老师,感谢陈老师的到来,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
中国诗歌网旧体诗编辑邢建建: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诗词的传播功能是极其强大的,短小精悍又兼具韵律美、音乐性,有着新闻传播的作用,又有着知识传播的效用。一些关于诗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如:“推敲”、“一字师”等佳话。而如今,媒体的发展不可谓不磅礴,但诗词却越来越小众,在这种新媒体的语境下,诗词该如何“破圈”呢?
陈廷佑:
这个话题有意思,也是我们经常会谈到的话题。我想“诗的国度”这句话,不是一句“诗的语言”,而是对我们优秀文化的真实描摹。中华民族的主体是农耕民族,生活相对稳定、社会相对安定,导致我们对家园、故土、祖先都充满眷恋、依赖;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声调、文字功能,都极具美感,特别适合诗的一般要求;农耕文化成熟,很早就有乐府机构的设置,学有科举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这都从根本上、制度机制上保障和助推了诗的灿烂和辉煌;诗在不同时代,以其自身的发展和演变,在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从民间传诵到登堂入室,从普通百姓到朝廷百官,参与度很高,而且有粉丝有名星,有高原有高峰;最后还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历代文人通过作诗,既有可以当官发财的正规渠道,也有可以成名成家的各种机会。一个人可以通过作诗,极快获利,实现自我,功成名就。以上这些情况,不是其它民族和国度都能具备的,可能其它民族,其它国度,或者压根儿就没有,或者有过一样儿,有过一阵儿,没有像我们持续千年,基本没有中断的这种文化基因和道统。所以我们讲文化自信,是有基础和底气的。
那么,当今我们的诗词是不是在小众化?或者说是不是在没落?在衰退?我不是很赞成。因为事实上,如今不说新诗,仅就旧体诗词来说,从作者、作品、组织、刊物、平台、出版物的量来看,每一项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都应该能全面碾压历史上的任何朝代。所以怎么能说小众了?没落了?衰退了?明明是大众化了、大发展了、大进步了嘛!
当然,在这种繁荣的表象下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跟历史上的辉煌相比,当下诗词在政治、文化、社会上发挥的作用,肯定比不上汉唐那些朝代了。我们如今的诗人和诗作,别说无法与往圣先贤接踵,就是跟当前的流行歌曲,一些流行的歌词相比,在影响力、传播力方面,也显得黯然失色。这说明我们诗词作者,努力的空间还非常非常大。
至于我们诗词该如何“破圈”?这个题目太大,我没这个能力正面回答。但是我作为一个诗词作者,一个实践者,确实也一直在各种努力。我就做两件事:第一当然是努力创作好的作品。内容为王,首先要写出好作品,是诗人第一要务。第二件事,就是探索多种形式,让诗词走出诗苑,移栽到各种园地去。
比如,让诗词与书法结合。我练习书法,不是以参加书法界的国展为目标,而是以展示自己的诗词作品为要义,以内容为要义。至今搞了五六个书法个展,全部内容都是自己原创诗词作品。
再比如: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我的七绝《爹娘是我眼中佛》,就是我的第一个谱成歌曲的诗作,传播量比较大。还有一首诗叫《雕花砚》,也谱成歌曲,在央视文艺频道演出播放过。这两首作品都进入了歌厅、车载平台、甚至还有其它场所。建党百年电视剧《光荣与梦想》,是中宣部的重大题材。剧组找我写一首插曲歌词,我坚持写了一首完全符合格律的词《声声慢 风流再数》。作曲家是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他非常支持我的想法,尽管上下阕字数不一样,他调整他的音乐来配合歌词,从而保持了词的完整和规范。这首歌由中传媒教授伊丽媛演唱,播出后效果还不错,入选了第二届澳涞坞国际电视节金萱奖中国电视剧最佳歌曲提名。
第三个方面,是我已经出版两部长篇小说:《龙脉》《桲椤山》,第三部创作已经接近尾声。每部长篇里都植入了大量诗词联赋,而且我是把诗词嵌入人物的生活里,嵌入情节里,嵌入他们的微信交流里。在我创作的文学世界里,我做主,不用商量,诗词可以自由绽放,灿烂存在,闪耀登场。我这个做法,成为我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一个显著特色,受到了读者和评论家们的特别关注鼓励。第一部《龙脉》入选了社科院编的《中国文学年鉴2019年卷》,音频改编权被原央广买下;第二部《桲椤山》入选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单。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小动作,只在小范围有一点点影响,远远谈不上“破圈”,只是表明我个人总是在为此努力吧。
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唯一插曲《声声慢 风流再数》歌词:
南天云暗,北岭风寒,往来一肩苦雨。逆顺悲欢,魂系映山红处。燎原但凭星火,既点燃,遍烧寰宇。摧腐朽,振长缨,打出个新天地。
休把江山辜负。应记得,携手以身相许。唤起工农,枪杆子高高举。拼将沉沦国运,大翻转,重光热土。旌旗奋,照乾坤,风流再数。
邢建建:
陈老师,您刚才提到让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还提到您在两部小说中融入诗词,这两点是非常好的建议。您不但诗词写的好,还有诗词书法作品,诗词歌曲作品,特别是还有诗词长篇作品。听说在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龙脉》和《桲椤山》之后,第三部也将很快面世了。我想很多诗友都想知道,都想咨询一下陈老师:诗词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共性是什么,有没有其相应的连接点,写好了诗词就可以写好其他文学体裁吗?
陈廷佑:
当年我参与筹建中国国学中心,做筹建办主任的时候,曾经有幸到苏州的太湖大学堂去拜访南怀瑾先生。当时他说了好多话,但是他随口说的两句话:“文化的基础是文学,文学的基础是诗词”。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想如果论述诗词的重要性,你搞几十万字论文,也抵不过他这两句话讲得明白,而且效果更好。用他这两句话的逻辑逆推,就可以得出:诗词的基础好了,文学的基础就牢了;文学的基础牢了,文化的大厦就稳了。成立不成立?我感觉是成立的。
同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人写诗词的能力很好,那他写小说的能力应该也不错;他小说写得不错,那他对的文化的思考,对文化的贡献,同样会比较大。
当然,这是就一般而论。理是这个理,实际上在现实中,往往是没有看到这个逻辑,看到的往往是混乱的逻辑,是“一俊遮百丑”的逻辑。比如:他很可能是先把小说写出名了,然后他就挥毫题字,又弄出名堂了,写字卖钱很容易了,他突然就玩起诗词来了。反正有了作家名号,大家对他要求就不同了,怎么写都有人说好。于是,他在诗词方面的才能也被广泛认可了。
就我个人而言,诗词是我最长久的爱好和坚持,其次是书法,再次是文学,主要是长篇小说。我认为文学和艺术,都是相通的。从文学样式来说,诗词、小说、戏曲、影视,基本审美要求都是一样的,当然每个门类也都有特殊的,不同于其它样式的要求。或者说都是有各自的门坎儿的。一个人想从何处入手,你先迈哪个,后迈哪个,或者你想迈哪个,不想迈哪个,要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你储存的优势和劣势,做出符合自己情况的选择。最好是从你最顺手的方向,突破一点,然后再扩大战果,旁及其它门类。
沁园春· 自书诗
每有诗成,便自书之,惯沐墨香。任毛锥飞动,横波泛浩;毫锋使转,侧势摩苍。濡翰流离,激情酽冽,未觉沾襟泪两行。才挥就,便张墙铺地,一刻痴狂。
管它大小圆方,端须把胸中块垒囊。想兰亭集序,千秋风韵,祭侄文稿,万世芬芳。二首黄州,空庖煮菜,片纸连城国宝藏。何曾见,买诗家心境,论尺来量?
邢建建:
“文化的基础是文学,文学的基础是诗词”这一句我也牢记了。您最近有一首古风作品《好茶不怕开水烫》刚入选每日好诗,也参加了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直播,您在直播时侃侃而谈,关于诗的创作以及诗的特点、技巧等,经验之谈信手拈来,我相信肯定很多诗友意犹未尽,在这里能否以文字的方式更全面的来谈一谈?
陈廷佑:
我们古人有个传统,就是喜欢有个堂号。我的堂号叫“三放堂”。三放即安放心灵、绽放生命、鸣放正义。这三放,就是我作诗、写字、为文等艺术活动的遵循。
另外,去年我应邀去浙江树人学院讲课,讲的内容,被一位教授概括了一下,叫“两个理论,三个能力”,简称为“两论三能”。我对他的概括完全认可。
第一个理论: “我的原创诗学自行车理论”,是十几年前,我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讲课的题目。内容是学写诗就像学自行车,分为推车、掏大梁、正常骑行、耍花活等不同阶段。必须一步步来,最后阶段耍花活,玩杂技,高难度,上不封顶。
赠诗词初学者
写诗不必拜天尊,只向心田觅妙门。待到情潮翻涌处,三千弱水下昆仑。
第二个理论:“把诗当论文写理论”,是我十年前到总政宣传部组织的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讲完课之后,他们根据讲课的内容,说吴震启先生是“把诗当日记写”的老师,说我是“把诗当论文写”的老师。我闻之也欣然接受。因为我确实极力主张,一首好诗必须是一篇好论文,哪怕是五绝20个字,十六字令16个字,也要有独创性,有自己的论点、论据和结论。论文讲究查重率,有的控制在30%以内,有的需要在20%以内,核心期刊一般在5%至10%之间。诗词就这几个字,有没有查重率这一说我不知道,但是你没有独创性,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怎么可以?
七律·赠全军书法骨干诗词培训班
信步书坛各有神,却忧拈韵逊高人。
笔挥纸上忙抄字,墨洒砚边聊效颦。
论尺纵能天价好,品题无奈内涵贫。
殊功换取诗功后,敢借唐贤几度春。
三个能力,是指“抓本质的能力、概括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写诗一定要具备这三个能力,否则你不可能写得出好诗来。
以上内容我讲了多年,反复强调,反复宣传。网上应该都能找到我当年的讲课内容。
七律·诗悟三首
诗来何处岂无端,字字惊魂句句难。
只要人生持正义,必然湖海历横澜。
伤成牙掉和愁吐,爱到血流蘸恨干。
此刻腹中都是韵,不劳尊者授衣冠。
一觉醒来须有诗,无诗今日复何为。
两行秋雁心头过,几片羽毛灯下垂。
落在笔端缘作主,制成情曲唱伊谁。
自家好句自家写,婉约雄豪问墨知。
炼句修辞学作诗,会粘会对近花枝。
入声字解金钟罩,平水韵通悲染丝。
一十三元活该死,百零六部细分奇。
若无拗救孤平现,料定必为同道嗤。
邢建建:
您提到了两理论一能力,真是博大高深。那么您认为一首好诗的标准是什么?又该如何写出一首好诗呢?
陈廷佑:
这个问题比较玄妙。要想回答好并不容易,我只能以个人理解,说说自己的想法而已,请诸位方家指教。
我认为一首好诗,要符合四个层面的要求,即要通过四把尺子的量裁。这四把尺子,即道、理、情、趣。
先说道,这个字可能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懂,人们一般的解释是规律,但是规律还不足以概括道的完整意义。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有本原、终极、不可言道的、形而上的那种含义。一首好诗,必须首先符合这三道,如果对任何一个道有所违反,有所拂逆,那就成不了好诗。
理,也可以叫逻辑,规则,规定,约定。它跟道不同,它是可以言说的,比较容易总结、概括和理解的,形而下的,看得见的。
比如春江水暖鸭先知,黑云压城城欲摧,二月春风似剪刀,等等皆是。
情,对这个字的理解,实际上完全由附着于某个人,某个个体的人,在面对自己与他人他物他事时,所生发出的情绪,去理解、定性和把握。有还是无?深还是浅?真还是假?正还是邪?瞬还是恒?定还是变?等等,都是一样。因此,这个字的字义怎样阐释地准确,十分困难。但只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感情,就是好的,就是对的。比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窈窕淑女君子好俅,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等等。
趣,对于诗人尤其重要。我们常说苏东坡有个有趣的灵魂,所以他才能写出有趣的诗来。趣,是在道、理、情的基础上,生发、荡漾出来的一种格调、趣味、风雅。比如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小乔初嫁了,道是无晴却有晴,多情却被无情恼,等等。
我说的这四把尺子,只是一般而言。真正的好诗,它不是由王权、神权介入产生,是也不能由资本介入指定,必然是经过了历史的筛选,雅俗的接受,受到长期的推崇共鸣而形成。
谁不想创作一首好诗,他不是一个好诗人;谁说自己写过什么好诗,那得先划个问号。作为诗人,应该常常用这四把尺子量量,量出信心,量出差距,总是好事。
贺新郎·自嘲
我已登基久。坐心城,臣民四体,逍遥宇宙。字里行间巡御驾,更有佳人左右。分别是诗魔书寇。早把诗魔封正室,又同时书寇封为后。文与墨,欢声凑。
新词吟过书挥就。恰深宫,喧嚣既远,略无尘垢。偶尔诗书争邀宠,最是开心时候。砚前纸写江山秀。诗国书城何以计,百年中或可三千首。随我去,共枯朽。
邢建建:
最后,对于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直播,能否谈一谈您参加直播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当然如果能再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该如何改进则更好了。
陈廷佑:
我已经很多年不主动投稿了,都是等人家找我要。人家要,我就给,要一首给两首,要五首给十首,给人家挑选余地。这说明什么?说明诗词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多年以前我就听说是“诗稿如山”的情况了,我不想给人家添麻烦,人家需要的时候,我才提供,要什么题材给什么题材,要多少给多少,满足供应。我也很少参加竞赛活动,都是缘分到了,才参加。所以尽管很少获奖,但要论获奖的概率,应该还是蛮高的。
这次参加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评选,是因为我作为中诗网的资深注册诗人,编辑们从我十来首近作中,挑选出来的,也经历了公示评选的过程。设置这些环节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以服人的,也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拙作《七古· 好茶不怕开水烫》入选每日好诗,也参加了中国诗歌网的每日好诗直播,对我是个新事物,新体验。建建老师主持有方,韩倚云老师点评有道,两位老师提携着我努力表现,总算是基本完成了直播任务。经历之后,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荣幸。在我迈入古稀之年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宝贵机会,这是多么幸运!也是多么不容易!
二是紧张。一上来就掉了线,大概一分钟吧,接着又找不着诗作了,幸亏韩老师补救,代我朗读一遍。
三是收获。首先是聆听了韩倚云老师的精彩点评,邢建建老师的精彩指导,勾连融通。其次我总共有三次发言机会,第一次介绍创作背景和过程;第二次谈古风这个体裁的特点和创作体会;第三次讲怎样从身边小事入手,发现作诗的灵感。我感觉时间给的充足,谈的比较充分,自己在一个多小时里,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收获满满。
四是期望。首先期望中国诗歌网是国家级诗歌网站,标准要高,规格要高。其次应该要像历代的乐府一样,兼有收集反映民情,包括民喜、民怨的诗歌,可以考虑设置一个特殊渠道。再者如果能给中国作协会员中的诗人,开设专号,授予名号,一方面是个待遇,另一方面是个鞭策,是骡子是马也都拉出来溜溜。最后每日好诗办的好,应该再设计每季好诗,年度好诗,每一年或两年搞个活动,设专栏宣传推广,形成制度,持之以恒搞下去。
五是感谢。一是感谢中诗网提供了这个平台,感谢金石开总编、邢建建编辑,给我这个机会;二是感谢韩倚云老师的抬爱点评;三是感谢所有观看、参与直播的诗友,不辞辛苦一个多钟头的交流和指导,守望和陪伴!
我以两首旧作,一绝一律送给诸位,并和全国诗友共勉:
绝句:
都盼诗人写好诗,好诗要让好人知。
好人读过好诗后,万里贴心零距离。
七律:
老来何事寄情深,唯有诗词锁我心。
眼下激流敲韵鼓,耳边宏论荡胸襟。
几行俚句秋高雁,数字吟哦化外琴。
自信此生三两首,雅弦绝处尚能寻。
贺新郎·养儿挨训感赋
养儿真没劲。养成人,谁能料到,经常挨训。不是嫌咱啰嗦话,就是嫌咱太笨。动不动劈头就闷。可气晚间通电话,响半天,那里蒙头睏。醒来接,一通唚。
当年辛苦何须论,也曾经,抬头把尿,低头擦粪。送去全托心未忍,上学提前家近。今已是,帅才英俊。自己挣钱脾气长,敢熊爹,鞋底抽一顿。方解去,腹中忿!
七律·规则
人间规则古来多,万世千秋织网罗。
有字条文明进止,无言心法潜消磨。
疏容俗子浮尘世,密锁英雄发浩歌。
但使清时随变化,好凭斯物挽星河。
七律·读王蒙先生题赠大作旧体诗集二首
一
向闻夫子以文名,竟有诗篇十岁成。
千里追风题马画,三江写意隐牛棚。
等身著作浑闲事,负手吟怀赤子情。
忘却悲欢何所寄,但凭清韵伴浮生。
二
先生本色是诗翁,可惜文名掩此名。
总角新篇惊素影,伊犁绝句感边城。
日俳兼作英德译,锦瑟重陈海月明。
白发吟怀梳不落,坫坛搴帜再挥兵。
七律·拙著《诗文骈翼》编后
诗文骈翼漫为之,奉上家肴味似奇。
落笔前人门下狗,编书今我世间痴。
挑来拣去曾珍帚,就简删繁不弄姿。
原创倾衿夸海口,由人笑骂一风吹。
渔家傲·百年
人活百年终是死,毛轻山重同灰土。世上浮名谁忆起。烟一缕,通通化入清风里。
偶尔过来翻历史,留名留姓能有几。便把千秋功罪续。双眼闭,风流早被风吹去。
七律·中华文明
中华独有好文明,强汉盛唐谁与争。
一自澶渊头叩下,几曾邦壤政升平。
惊雷五四存亡辩,浴血百年方向清。
运势如今翻否泰,肯同宇内共安荣。
自书诗后赋四绝同韵
世间风雨砚前诗,三放堂中苦觅词。
偶尔吟成唐气象,狂人去后我为痴。
颇能得意自书诗,任性挥毫也中规。
不是私衷珍敝帚, 兴来未尽最难持。
爱听鼓励似孩儿,朋友抬夸不自知。
诗写千行刚出版,又挥拙笔抹横楣。
不为成名只为诗,毛公去后暮云披。
西风欲把东风退,我且飞黄护大旗。
七律·国学
文明有自不须论,国学昭昭俱欲尊。
概念百年争未已,传承一脉热升温。
书虫摘句拼三绝,童子诵经强整呑。
大道无涯天地小,几番风雨几番痕。
七律·曲阜授课
四海儒商阙里来,孔门问道锦心开。
浮云过也谁称富,所好从之我上台。
逾两千年通智慧,悟三五字即贤才。
泮乡洗却尘劳事,再赴江湖亦快哉。
自度曲·颜真卿
墨似江河笔似帆,春山秋水任盘桓。家国事,总攸关,何须唏嘘叹,泪湿衫,
也有匣中箭,马上鞍,更从砚边看,纸上观,恰是笔之舞,墨之旋,千秋楷范,万世庄严。
七律·观沈鹏先生书展
行能豪健草能狂,佳什新挥老更苍。
一任毫锥中并侧,百般锋颖露时藏。
诗书联辔堪珠璧,韵墨同伦继汉唐。
出入凡尘真巨匠,耄期不倦弄晴光。
自书诗绝句四首
我字只堪书我诗,我诗端似草离离。
久经野火春风后,愈益枯荣两爱之。
我句只堪由我书,我书远意草萋萋。
灵根扎在郊原土,一样连天海岳齐。
诗书并辔任驱驰,早有前贤擎大旗。
我辈无才甘附骥,望尘追迹美如饴。
鸦涂蚓唱两相宜,不劳方峻辱名师。
无心或有无端福,一世清操对月晖。
七律·为格律诗词答网友
近体唐贤创始成,堂堂正脉不须争。
美仑美奂堪完美,名句名家共盛名。
此式巍峨山仰止,千秋褒贬势盱衡。
若无好物装新酒,我辈何须弃旧瓶!
七绝·乡忆绝句四首
半生萍迹寓京华,南望深州是我家。
漫道平原无峻岭,滹沱曾也浪淘沙。
黄昏怕见日朝西,屡惹乡思恰此时。
情弩拉开一轮月,愁城射落几行诗。
怯在城中夸故庐,惟能傲处是诗书。
居京我早为人父,国学儿曹逊老夫。
童年每忆是欢颜,穷苦无伤我乐天。
若有机权重选命,循仍择定此生缘。
五古·咏茶桌
家有茶桌好,饮时方便多。茶友谙心事,送我木雕桌。此物出深山,闽东耸嵯峨。老树虬龙姿,玉泉流不歇。芳津润蟠根,千年惠一棵。匠人具慧眼,刀斧琼瑶琢。仪型随错落,收放自腾挪。刳割鼎足现,剖裁面门得。沟壑通水道,芳池倚山阿。鸳鸯绕莲座,鳜鱼跃清波。阔长三五尺,田园闻牧歌。侧留山火痕,面抚如佩珂。全局见章法,靡细耐揣摩。闲来总旁坐,客至尽咨磋。悠悠古意在,每每惹诗魔。有缘久斯缠,助我长吟哦。
球子之歌
球子球子,尔曷有趣。熊面鼠目,笋耳杵足。茸细鬃粗,牙褐舌紫。毛染黑墨,尾翻丛竹。侄购尔时,尚在哺乳。体圆似球,吾妻名汝。转瞬成年,唯其是主。目忧性独,孤忠观止。邻犬威猛,知尔不敌。尔竟勇趋,寻衅先吠。巨喙尔喉,利齿尔皮。幸有人救,尔得未死。伤势危重,久疗始愈。再见其面,尔仍前赴。岂无所惧,送命不惜。是为尊严,或为清誉。人笑尔愚,吾叹尔奇。誓不苟活,宁为碎玉。有此志节,乃真君子。有此勇气,乃大丈夫。
五古·咏茶桌
家有茶桌好,饮时方便多。茶友谙心事,送我木雕桌。此物出深山,闽东耸嵯峨。老树虬龙姿,玉泉流不歇。芳津润蟠根,千年惠一棵。匠人具慧眼,刀斧琼瑶琢。仪型随错落,收放自腾挪。刳割鼎足现,剖裁面门得。沟壑通水道,芳池倚山阿。鸳鸯绕莲座,鳜鱼跃清波。阔长三五尺,田园闻牧歌。侧留山火痕,面抚如佩珂。全局见章法,靡细耐揣摩。闲来总旁坐,客至尽咨磋。悠悠古意在,每每惹诗魔。有缘久斯缠,助我长吟哦。
七古·访韩美林先生观画马
七月九日是良辰,通州梨园访仙人。玉童报过琼馆开,便有香茗浥行尘。主人出迎进书房,始见画作灿琳琅。柜中典册何其多,更置巨案对轩窗。自言近日精力足,四百新作飞云速。史前岩画笔神来,非图非字早谙熟。言罢问客属相马,拈毫展纸啜茗罢。三五笔后现骧首,炯目寒光令人诧。鬃毛舞动万里风,长尾飘向玉霄东。四蹄尽掩漫天尘,似闻孤啸跃青骢。体硕膘肥志高远,盛世良材下银汉。笔如闪电墨如瀑,款落印钤情非浅。尺幅在手贵如金,从此雅藏有殊珍。恨无骥才追风走,策鞭衔辔逐暮云。
濡墨听琴记
运河千载春复秋,秋到余杭古渡头。古渡塘栖声名炽,新街新巷矗新楼。楼高室阔待安排,欲补空壁邀不才。主人铺好宣城纸,丽人抱琴款款来。案上毫飞锋正举,案前弦动紫芝曲。曲伴中锋自在飞,弦翻翰落江南雨。耳边初鼓梅花弄,云林禅音空谷盈。良宵引接凤求凰,普庵咒后制毒龙。曲间同饮径山茶,手抚爱琴小娇娃。求题琴名郁离子,题罢赪颜赛桃花。自从恩师赠爱琴,琴名题待有缘人。今霄终遂他年愿,一曲流水鉴微忱。此曲只应酬善缘,琴家轻易不会弹。闻此座中皆屏息,惟见玉手弦上悬。顿觉飞鸟入空濛,忽闻天外三两声。声如玉杵敲寒罄,不辨泉鸣与鸟鸣。又闻涓涓出小涧,涧远山高隐隐现。十涧百涧汇小溪,溪穿危石浪花溅。这山溪水流潺潺,那山飞瀑入深潭。千山万壑溪流汇,溪深流急过险滩。终见七十二滚拂,果然不负千年物。百万雄师千帆扬,天险早被威武屈。九段名曲史称奇,曲终人静掌声迟。始知恰是课徒日,方得机缘度佳期。曾赴拉萨拜名寺,天寒师命弹流水。弹时觉有佛心怜,一音不走惊最美。人生几番琴伴墨,伴墨流水几番得。今宵登上篷莱岛,一夜涛声云无色。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凯发娱乐亚洲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北京市 . 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