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书写死亡的n种方式
蒋浩
新冠肆虐,刚过去的冬天堪称新世纪至暗时刻。白居易《与元九书》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疫投射在这辑新诗里,不仅多了些看不见的死亡的气息,而且直接出现了关于具体口罩的《口罩学》思考:虽然天空、大海、邮轮不需要口罩,但人类需要口罩,以至于这种“口罩恐慌学”让那一只只飞翔的海鸥看起来绝不像一只只口罩。诗人在这里显然是在追求一种过分强调的“正话反说”的艺术效果,背后的意思恐怕是那一只只飞翔的海鸥看起来绝不仅仅像一只只飞翔的口罩。这简单的薄如纸片的口罩背后指涉的是对瘟疫的神秘性猜想,以及病毒暗示的或死或生的隐喻性还原。和《口罩学》思路完全不同的《金沙江上的死者》就直接处理“死”这个人类最本质也最沉重的主题。诗人抓住了中国传统中极为敏感的数字“七”(貌似通假泣、弃),把一个人一生只有一次的死与之联系起来:头七、十四、二十一……四十九。这数字对应于金沙江现实地理中的一小段,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巧妙结合,相互嵌入,概括出一个死者无论是罪孽、悔恨,还是冤屈,都归于这永不止息的可见的长流水了。这是生者在岸边对死者的沉思,除了永远的虚无,还让人不得不想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是死亡是静止的,是向后的,而江水是流动的,是向前的。这动与静、前与后在这首诗是把死亡变成了一个独立于死者的存在。不得不说,敏锐的诗人就是这样用一个小小的语言的杯子装进了一片死亡的大海。我读过不少关于母亲的作品,“母亲”几乎是每个诗人都有主观愿望想要涉及的母题,因此优秀之作时有读到,但这首《母亲》却是那么与众不同:一位母亲在院子里缝制自己的寿衣。特别棒的角度,必须为作者点赞。正如诗人写到的那样,寿衣对应的就是死亡。一针一线的缝制,就是把死亡变得如同平常,就是在生中慢慢地等待确定的死亡的到来。寿衣在这里像一个死亡之约的信物。对生者来说,多少都是残酷的。但诗人笔下的母亲却那么平淡和坦然,穿透了死生。衣者,依也,相接相靠相续也。诗人的母亲不一定明了所谓的道理这真如,但她朴素的坚持却让人动容。“死是那根线/终要穿过每一个针眼”这隽永而深刻的提炼,让这首诗获得了对死亡的新解:死是对生的超越。在这里,诗和抽象的哲学之间的区别也许就是这样,诗歌首先要有形象,通过形象的隐喻去思辨和转化,不是从思想到思想的形而上跳跃和转换。当然,这首母亲诗有些遗憾的是作者对缝制的过程写的有些简单、粗糙,如果能抓住缝这个细节,把它涟漪般一圈圈、一层层地徐徐荡开,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动态持有一种静物的有序的关照,也许会是另外一首佳作。我们知道,与死对称的是生。《乱我心者》首诗也对死做出了精妙的回答:“打铁的人乐于明月中提取黄金/怕死而爱上这门贪生的手艺。”貌似回应了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命题。《惊雷记》对文字工作者命运的书写:“多少汉字罗列,就像旧我之墓。”展示出一种面对死亡的无可奈何的坦荡,有种深深的宿命感:生于文,葬于字。这是极为精简、警策的概括了。
(按姓氏笔画数)
1. 《中国好诗》是由中国诗歌网编委会完全从文本质量出发,秉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一至两周内过万的自然投稿中精心挑选佳作汇编而成。
2.本栏目由本站官方主导,与广大网友投票参与的栏目区别明确,每期推荐诗作20件左右(排序不分先后),并邀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受邀专家独立撰写评语,最大程度体现专业的审美标准,不受任何其他因素干扰。
3.由于轮值编辑每日审稿量大及其他原因,可能致使漏选部分优秀诗作,望不要受影响,而是继续投稿支持。
4.作品由中国诗歌网编辑部在保证个人审美的基础上,集体协商推荐。
5.编委会每期提名作品,邀请1位专家进行综述点评,如现有作品不能诱发特邀专家点评兴趣,则他可自行提名作品,报编委会同意后,撰写点评。
6.本栏目将会不断完善,欢迎留言,提供建设性意见。
提醒:
(1)点击橙红方格后的标题可阅读正文;
(2)本栏目能适应手机阅读,只需将本栏目网址转发到手机,即可实现,并可转发分享微信朋友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